第389章:首先要务
“这么说,桓温去了建康?” “回王上,廷尉到建康很快就又离开,投帖于庾冰没有得到接见。” 刘彦是在五天前离开临淄率军向北,目的是漳水南岸,离前线该有百里左右,处于渤海郡、乐陵郡、河间郡三郡的交界处。 目前王辇是在乐陵郡境内,预计再有四天左右会抵达目的地。 身为一国之主离开国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却不是前线吃紧,是目前汉国的国策有些乱,刘彦不止是会到北线看一看,还会前往西线看一看,免不了也会去辽1东以及南线。 汉国目前开启的战线有点多,比较大的是冀州和豫州,光是在这两个州就有两处大战场,局部战场时时刻刻都在变化。除了冀州和豫州之外,比较大的局部战事,关中那边算是一处,辽东那里自然也是其中之一,长江沿岸的摩擦也能算一个。 若不是刘彦,换作其余正常国家根本就无法支撑那么多战事,哪怕是兵源足够后勤肯定也要出问题。 事情是明摆着的道理,汉国会面对这样的局面有部分是扩张方向混乱,但基本上就是被逼的,各个敌对国家就是要让汉军多处作战,意图从国力消耗上来拖垮这个新生的国家。 很多决策不是光盯着山川舆图听谁讲几句话就能决定,还得是亲自走一走看一看,虽然依然无法全面了解,可总是比拍着脑袋稀里糊涂拿主意好。 自古君王不出宫城听到的会是想要听到的,可能是臣子沆瀣一气瞒骗于君王,也可能是君王听不得坏消息,例子多不胜数,以至于君王虽然名义上统治国家,其实能说话算数的也就是在眼皮子底下的一片土。 打江山的开国君王当然不会惨到那份上,那是因为掌控力的关系,可有些时候掌控力强了不代表没麻烦,那就是上报的信息太多反而有些互相矛盾,那就更应该由君王亲身亲地用眼睛看一下。 出巡的用处非常大,尤其是对道路交通的检查上面,刘彦一路过来走的就是所谓的官道,可能不是那么的平整,但道路实际上比较宽大。 汉军的粮秣有城镇中心作为传输这个大杀器,很多东西并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是不会被无意义中消耗,但一些东西并无法依靠“传送”,尤其是非系统部队上面。 恰恰是有城镇中心这一个大杀器作为底蕴,汉国目前的国力才没有被拖垮,要不哪怕是有系统农民可以产出三倍的粮食,事实上也是消耗不起的,原因是粮秣在运输途中的消耗远比真正运到前线的多,可能是三倍,最夸张的达到十数倍也不是开玩笑。 刘彦之所以认为是来征服世界,不就是因为有系统?他给予国民的心气和底气已经足够,花的时间也比较长,可那是必需的。 “王上,传回的最新消息是庾冰已经病故,小~朝~廷内部正陷入权力倾轧。廷尉认为这是大汉插手的好机会,或许可以不用动兵就得到疆域上的扩张。” “策反庾翼?” 庾翼被排挤是肯定的事情,以司马皇室和谢氏为首的这一帮人,他们会先排挤庾氏,时机到了就该进行清算。 桓温已经开始着手接触庾翼,他信心满满地向刘彦表示,若不吝于爵位于官职,或许能够策动庾翼带着大半个荆州归于汉国。 汉国的国策已经够乱了,哪怕是东晋小~朝~廷进入新一轮的内部权力倾轧,可要是庾翼敢带着大半个荆州投奔汉国,东晋小~朝~廷就是再怂也该拼命。 因此,刘彦实际上已经发出信件,命桓温按照原计划行事,吓阻东晋小~朝~廷能达到目的最好,不能就让晋军去打李氏成汉,别搞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出来。 “庾翼会反?”刘彦目光的视线是在远处的农田,敲了敲靠背的木伦子发出清脆的响声,问服侍一旁的王猛:“景略以为呢?” “臣以为庾公恐怕宁愿辞官隐退,不愿这个时候投奔大汉。”王猛时常被会刘彦问一些看法,之前还会感到紧张,次数多了也就习惯,说道:“常闻庾公素来以为人公正而著称。公正的人最爱惜名声,若大汉与晋国睦邻友好,庾公会来。可现如今大汉与晋国……” 说的是爱惜羽毛的人必然不会干出一些太夸张的事情,尤其是会损其半世建立的英名,像这类的人还真宁愿被弄死,也会为了死后的名声考虑。 刘彦笑着摇了摇头:“你与廷尉的意见截然相反啊。” 王猛当即低下头去。 秋季的秋收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农田里却是有农夫在忙碌,他们应该是趁雪季来临时照顾田亩,要不等雪化开再弄可就来不及。 汉军在冀州攻占的土地不算少了,没有像之前那样每攻取一地就迁徙人口,这也是国策上的一个变动。 之前每攻占一地迁徙人口并不是妥善之举,主要还是没有把握守住前线,再来是为了梳理人口。 目前再那么干会显得气短,再则是会显示出气弱,空出了地皮对国家实际上也没有好处,就是在人口户籍登录上会造成麻烦。 冀州原本就是人口密集之地,哪怕是经过数十年战乱也依然是天下各州中人口相对多的一个。 汉军攻占大概三分之一的冀州之后,人口登记的事情其实还没有来得及干,甚至绝大部分区域是处于管辖真空的现状,那么汉国统计人口包括赋税其实就不将冀州这边算进去,豫州那边也是相同的情景。 包括纪昌在内的三公九卿一致认为,汉国目前有两大要事,除开国战之外,对于新占之地的人口登记造册最为重要。 国家要对人口户籍进行登记,其实也包含了对地方的管理阶层完善。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牵扯到的地方远会比想象中来得多,比如刘彦好好一个君王在建国第一个年头,就搞出巡也是其中之一。 “理清国政,制定明确国策,景略可以时时前往左丞相处观摩。” “臣谢王上。” 目前纪昌是到了冀州,桑虞是去了豫州,两个左右丞相当即要务就是在干官员下乡的事。 刘彦毫无疑问是要培养王猛,能在青史上留名的不会是什么泛泛之辈,纪昌与桑虞没可能永远都是左右丞相,总是需要有接班之人。 今年实岁只有十九的王猛还有很多的学习时间,刘彦将他留在身边三五年也该外放,会从某个县的副职开始干起,能不能爬得上来则看实际的政绩。 王猛要是在民政上能够有政绩,少不得是要前往军中也历练一下,毕竟刘彦的汉国会是一个开拓型的进攻国家,没打算光复汉家旧土之后会停下脚步。 按照刘彦自己的计划,就算是一步一个脚印用十年怎么也该一扫清平将天下重新归一,只是不知道代价会有多大。 要是能够顺利理清楚国策,有明确的步骤,也许用不知道十年那么多,刘彦理所当然是想越快越好,但那看的还是外部因素。 君王的车辇旁边跟着两个国家使节车驾,他们是张氏凉国和拓跋代国的来人。 张氏凉国的正使是张祚,副使是谢艾,他们到临淄已经有两个月,一直以来却没能正儿八经地得到刘彦的谒见。 拓跋代国的正使是拓跋孤,副使是许谦,他们则是在刘彦要出巡前恰好抵达。 拓跋孤是拓跋什翼犍的四弟,长久以来是监察北部,也就是管理鲜卑发源地,有着与慕容鲜卑多次交战和抗衡的经历,由他作为正使来到汉国恰恰也说明拓跋什翼犍在河朔那边猫了一段时间开始有些躁动了。 曾经拓跋秀提议刘彦指使拓跋代国从草原的方向攻击石碣赵国或是慕容燕国,书信发出去其实也就是两个月不到的样子,拓跋代国有使节团来,并且来的还是拓跋孤,容不得刘彦不重视。 若说拓跋什翼犍派拓跋孤前来是慎重其事,张骏派张祚来肯定是为了冉氏秦国那边的事情。 冉闵去除国号的事情基本上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不过秦王的头衔依然还戴在头上。 冉氏秦国能建立与张氏凉国有着重大关系,冉闵连招呼都不给张骏打一声去了国号,虽然还保留秦王的头衔,但冉闵要举国归附刘彦又不是什么密不透风的事,那关乎到张氏凉国举国的国策调整,听闻张骏派出使节团来到汉境后,张骏本人也有意前往关中找冉闵一会。 刘彦止于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正式接见张祚或是拓跋孤,他在等待消息。 第一个要等待的是吕议抵达草原是不是接收了拓跋秀的部落,也就是拓跋代国一直拖欠的嫁妆,拢共是三万多的人口和众多马、牛、羊这些牧畜。 第二个是等冉闵回馈与张骏的会面。 这样一来的话,刘彦出巡是让两国的使节团随行,实际上就是带着转悠,什么时候时机合适了就到了该谈话的时刻,相信那一天很快就会来了。 ……分…割…线…… 抱着孩子用手机码字,荣誉也是醉了,一章码了八个小时,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