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小霸王(策行三国)在线阅读 - 第639章 一计又一计

第639章 一计又一计

    戏志才辅佐曹操,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各方情报,重点有两个目标:一是袁绍,一是孙策。南阳靠得近,来往方便,消息收集得最多。他发现孙策有一个特点:平时很冷静,但关键时刻好逞匹夫之勇,不仅常常亲自冲锋陷阵,还有与人单挑决胜负的习惯。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何家庄园外,孙策率二十余人反击曹操本阵。宛城外,孙策率领五百人冲阵,险些全军覆没。迎战段煨部时与张辽决斗。这次与袁谭交手又单骑突击袁谭的大营,身受重伤,险些丧命。

    诸多事例证明,孙策虽然精明,却依然理好勇斗狠的匹夫。这也可以理解,孙坚就是这个脾气。这样的人在以武勇入仕的寒门中很多见,他们没有家族可依,也没有学问,能凭借的只有过人一等的武艺,这就是他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他们凭武勇出人头地,即使已经封侯拜将还是改不了脾气,如果有机会与人对决,他们就会忘了自己的身份,虽有百万之师,也与匹夫无异。

    既然大军出征消耗太大,不如派几个勇士与孙策决斗。如果能战胜他,击破他的信心,让他意识到朝廷的实力,接下来的谈判也许会轻松一些。如果能杀死他,那就更好了。万一不敌,也没什么关系,一两个人的损失对朝廷来说无足轻重。

    戏志才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荀彧。“令君,你觉得如何?”

    荀彧慢慢地呷着酒,权衡了片刻。“我觉得可行,至少可以试一试。”

    戏志才抚掌而笑。

    曹操眨眨眼睛,也笑了。这果然是一举两得之计。皇甫嵩眼下最头疼的就是并凉将领桀骜不驯,还互相看不顺眼。吕布是并州人的代表,他因诛董卓之功封温侯,又自以为武功高强,天下无双,不怎么看得起凉州人,尤其看不起刚刚封侯的马腾、韩遂。马超是凉州人的代表,年轻气盛,武功也好。他对吕布很不服气,觉得他不忠不义,投靠凉州人,又背叛凉州人,踩着凉州人的尸体往上爬。

    这两个人都自恃武勇,谁也不服谁,如果朝廷要派人与孙策比武,他们是最好的人选,尤其是马超。吕布毕竟年长一些,而且身为列侯,不会轻易与孙策交手。马超刚刚出道,一心想一战成名,孙策无疑是最好的对手。如果他杀了孙策,那当然是好事。如果他被孙策杀了,也不是坏事,马腾会将仇恨记在孙策的头上,更需要朝廷的支持。这场比武不论谁胜,不管谁死,对朝廷都有好处,至少没什么坏处。

    “马超好像和孙策同年,都是少年英雄,正堪敌手。”

    戏志才笑嘻嘻地说道:“是啊,孙策、周瑜,杨修、马超,四人同龄,孙策已然成名,周瑜拿下江夏、南郡后也会为人所知,杨修、马超稍逊一筹,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要不然孙策、周瑜岂不是太孤单了。”

    荀彧忍俊不禁,笑着点点头。曹操拍着腿大发感慨。“我们还没老,但少年英雄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出头了,真是有些不甘心啊。我想孙坚此刻的心情大概与我相似,所以才会出征庐江,要与陈登分个高下。”

    荀彧淡淡地说道:“令郎子修也不错,虽然武勇不及,但难得沉稳,又兼忠孝,将来必是一方之任。”

    曹操大笑,得意溢于言表。

    荀彧在曹操营中盘桓半日,直到晚上才离开,回到长安城。

    ——

    皇甫嵩坐在堂上,正在吃晚饭。

    他身材高大,脸部瘦长,皮肤黝黑而粗糙,双目细长,看起来像是眯着,掩藏着说不出的疲惫。虽然刚过耳顺之年,头发却已经白了大半,连背都有些佝偻。

    晚餐很简单,一碗粥,一碟豆豉,一碟芜菁,两片肉。

    明日朝会,他在傍晚回到长安,稍作休息。他在长安城里有私邸,离皇宫不远,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小院子。对荀彧的来访,他非常意外,知道肯定有大事,连忙亲自出迎,将荀彧引入内宅。

    看到案上还没吃完的晚餐,荀彧叹了一口气。“将军,朝廷虽然缺钱,诸军的粮饷却一直不缺,你又何必将俸禄分给将士,自苦若此?”

    “习惯了。为将者,必以士卒为子弟,士卒方能以将为父母。令君造访,不会是想与我共进晚餐吧?”

    荀彧叹了一口气,开门见山,将南阳的形势、孙策的反应、杨彪等人的态度说了一遍,最后问道:“将军以为能战吗?”

    皇甫嵩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不能,我虽然有三万之众,但真正能战的只有曹操的一万步卒,吕布的三千骑卒,还有我直属的三千亲近营。韩遂、马腾拨来的万余步骑虽是精锐,但他们自行其事,军纪涣散,并不比徐荣所领的西凉兵强。即使是曹操、吕布所领人马,与孙策对阵也没什么胜算。”

    “若朝廷一定要战呢?”

    皇甫嵩眯起了眼睛,沉吟良久。“那就只能以战代练了,粮饷怎么办?如果就地征集,恐怕南阳百姓眼里就不会再有朝廷了。一旦大军倾覆,朝廷手中无兵可用,不得不倚重韩遂、马腾,只怕旧患不去,又有新忧。令君,明日朝会,我会极力反对,还请令君助我一臂之力。”

    “是我需要将军助我一臂之力才对。明日朝会,不仅杨公等人可能求战,韩遂、马腾也会求战,他们急于立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皇甫嵩哼了一声,不屑一顾。

    “不过,我有一个办法,也许能兼顾得失,想与将军商议。”

    皇甫嵩眼皮一闪,瞥了荀彧一眼,嘴角颤了颤。他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但心里不怎么舒服。这些山东名士就是喜欢故弄玄虚,有话不直说,绕了半天圈子。

    “请令君直言。”

    荀彧看在眼里,却不点破。“将军,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正是用武之时,不宜全赖诗书。朝廷宿儒甚多,却少名将,唯将军独力支撑,极是辛苦。常言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六郡良家子一直是朝廷名将之源,孝武皇帝因此驱逐匈奴,开疆拓野。眼下朝廷定都关中,正是大力选拔关西子弟从军之时。孙策能在南阳建讲武堂,朝廷也可以在关中建讲武堂,挑选百官子弟入堂讲兵习武,以充军旅,将军以为然否?”

    皇甫嵩眉梢挑了挑,眼神亮了起来。“令君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