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师生谈心
汪俊已经被一群同僚围住,“恭喜,恭喜”! “恭喜抑之兄入阁有望”! “尔等休得胡言”。汪俊小心看了下四周。 “抑之兄,这太子少傅历来是入阁的必备之位,如今抑之被陛下依重,入阁已是板上定钉之事”。 汪俊急忙拉住廖纪,“廷陈兄休得胡言,入阁需要百官推荐,朝会推选岂能当儿戏”。 两人漫步出宫,廖纪想了想,“不知抑之兄对新皇有何评价”? 汪俊顿了顿,“聪慧过人,但好小聪明”。 廖纪点了点头,“毕竟还是少年,既然抑之有机会规劝教导,就要劳烦抑之兄了”。 “这本是分内之事,只是恐怕这位陛下很难听下去。少年叛逆,想独揽大权,皇权与相权冲突在即啊”! 廖纪小声看了看四周,“一朝天子一朝臣,此乃自古不变真理,也该咱们大显身手之际”。 “内阁三位阁老,陛下明显对杨阁老不满。梁储老矣,此时提拔抑之兄明显有取而代之意味。想来诸位朝臣同样收到了信号,估计抑之兄此时你家中都该被挤满了”。 廖纪言语间没有丝毫避讳之色,不过廖纪是自己多年同窗好友,又是亲家。自然可以无话不谈。 汪俊叹了口气,“是福不是祸,总该要面对”! .... 回到乾清宫内,朱厚熜摒退了所有人,再次开始视频连线。 这次上线的仅有历史老古董,老古董一如既往的逗弄朱厚熜一番后,开始为朱厚熜分析事物。 “陛下,看来这次朝会收获不浅啊”! “先生,朕成功的摆了杨廷和一道,您说朕厉害不厉害”。 此时的朱厚熜就像一个在向父母炫耀的小孩子,老古董笑了笑,“这才对嘛,陛下你只有十五岁,在我们这个时代十五岁孩子,还在上学堂,由父母供养。让你这么一个孩子面对朝廷大事,真是难为你了”。 “哎,要是你是我孩子该多好,我儿子要是有你这一半聪明劲那真该烧高香了”! 越说越动情,老古董话成功勾起了朱厚熜内心对父王的回忆,曾经父王也是如此带着自己玩耍。 就在这时老妹约吗上线了,“哟,小皇帝也在啊,老古董你又在煽情了。小皇帝告诉你千万别信这个老东西的,信了他那时真见了鬼了”。 老古董:“老妹约吗,你个混蛋,靠下半身吃饭的东西,别教坏小孩子”。 “切,我有傲人的资本,老子活好,你有吗。你个三秒老男人。老子我也是靠真本事吃饭,不偷不抢你能耐我何”。 “小皇帝,要不要我教你夜御五女的技巧,告诉你这可是我真传。只有你是皇帝我才肯对你将,来咱们私聊”。 “混蛋,你又在唆使未成年人”。 朱厚熜十分正式的说道:“这位老师,这些东西以后在讲,时间有限咱么回见”。 “那小皇帝下线了”? “哈哈,老妹约吗,你看你个骚包,把人家皇帝吓坏了”。 “靠,老子我还有一大堆御女技巧没说呢,勿那皇帝你别走,咱们继续大了三百回合”! 朱厚熜去给张太后请安后,开始处理今日的今日的奏章。 看着厚厚一摞奏折,朱厚熜一脑袋头大,随意打开一看,这个是广东一知府奏章,打开内容一看大致是歌功颂德奏折,在打开一本还是如此奏折。 “黄锦将张永叫来”。 很快张永跑了过来,“陛下您找老奴”。 “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奏折怎么会到朕案前,你们司礼监是干什么吃的”? 张永吞吞吐吐说不出话,“陛下,这司礼监咱们群龙无首,而且咱们也只收到内阁送来贺礼奏章”。 这时朱厚熜才想起来,司礼监确实群龙无首。 “张永,司礼监掌印你先带着吧,这些奏折没用的以后统统不同送到朕这来”。 黄锦跑了近来,“皇爷您找奴婢”。有? 朱厚熜看着黄锦,“大伴,让你选的人选好了吗”? “主子爷,奴婢刚刚甄选了一位小太监,为人有些激灵劲,关键时老实”。 “嗯,就他了,明日你就不要在朕身前伺候了”。 吓的黄锦色变,“奴婢”? “你个蠢货,朕是要你去司礼监,先当个随堂太监,跟着张公公好好学习,去吧”。 黄锦立马露出了笑容,屁颠颠的跑了下去。嘉靖摇了摇头,很快一个看起来眉清目秀的小太监走了进来。 “小奴李芳,给主子请安”。 “研磨”。朱厚熜连头都未抬起,直到两个时辰后,终于将那些奏折批阅。活动下有些酸软的身体,还好明日是每月的休沐之日,不用参加常朝。原来皇帝也不是好当的,难怪武宗会不上朝。 突然想起老古董说自己也二十五年不上朝,朱厚熜心中发狠定要打破这个未来。 见朱厚熜活动身体,一旁李芳想上前,有不敢。 “还愣着什么,帮朕按按,真是个榆木脑袋”。 “嗯,你学过”?感受身上传来的力道,朱厚熜满意的舒展开眉头。 “小奴学过几下,主子您要是喜欢,小奴天天给您按”。 “嗯,今日起你来贴身伺候朕吧”。 朱厚熜难得的享受一个时辰的休息,“陛下袁大人求见”! “嗯?这两日忘记袁先生了真是该死”。 “快快请进”。 袁宗皋此时已经六十有八,这些年一直看着朱厚熜长大,朱厚熜启蒙便是袁宗皋开启。 “先生进京后,生活可有便之处”? “老臣一切安好,不知陛下昨日朝会如何”? 毕竟袁宗皋刚刚陪朱厚熜进京,此时职务还是江西按察使。 朱厚熜一拍脑门,“先生稍等”。只见朱厚熜拿笔在写了一封沉条,“朕,希望先生能帮朕整顿下吏部,先去吏部吧”。 “想了想,先生那吏部如今铁板一块,朕只有先生这么一个老人,希望先生能提朕打开局面”。 “是,微臣遵旨”。 于是当天一道圣旨下达了内阁,“拙袁宗皋胜任吏部左侍郎,兼任翰林院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