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打开市场
第一批水生产出来了,接下来就是销售。 “什么?送?” 听到张一鸣说的话,谭红梅瞪大了眼睛。 这孩子学习学傻了,投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大劲,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好容易灌装出来五千瓶山泉水,现在张一鸣竟然说要白送出去,疯了吗? “是,送,五千瓶,全部送。” 张一鸣说的很肯定。 “小鸣,我真不明白你到底在想啥,这五千瓶山泉水即使成本价卖出去也得万八千块钱,我们这还一毛钱的利润没看着呢,就这么撒钱,我不赞成。” 谭红梅的想法是在张一鸣的预料之中的。 “谭姐,你第一次听到我说打算生产山泉水的时候态度也是这样的,你当时也说我这个想法不切实际,连你都觉得我的想法不切实际,那消费者呢,想法当然也是一样。” “小鸣,你到底要说啥,我听不明白你的意思,还是说你现在后悔生产灌装山泉水了啊?” “谭姐,我从来不会后悔自己的任何决定。” “那是.......” 谭红梅觉得自己完全更不上张一鸣的思路,说到现在,她甚至连张一鸣的基本想法都摸不着。 “你们是参与了整个山泉水灌装过程的人,亲身尝试到了山泉水的味道、亲眼看到山泉水被灌装到瓶子里,所以,你们能够认可它的价值,但那些普通的消费者呢,有谁愿意掏几斤大白菜的价格来买一瓶水呢,所以,想让他们愿意掏钱买我们的水,首先就要让他们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知道我们这个水的价值。” 尽管世界上永远都不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张一鸣觉得那个过程太漫长了,相对于被动的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哦,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把这些水送给老百姓喝,让他们知道山泉水的口感,认可了山泉水之后自然就会花钱来买,是这个意思?” “不完全对,我们的水,在初期阶段面对的不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是那些既具有购买能力思想和认识又比较超前的人,我们投放的市场,也绝对不是农贸市场、街边小卖店这样的场所,我们首先瞄准的是饭店、企事业单位的食堂这一类的地方。” “你说的我明白了,但是这样的话,需要我们投入的人力是不是太大了啊,放眼整个通远县,企事业单位先不说,光是小饭店就有几百家,我们一一上门推广的话,一圈下来可能就得年底了。” “谁说让我们自己的人去推广了的?” “呃?” “我要让那些饭店的老板和食堂的负责人替我们推广。” “啥?小鸣,你这个想法太异想天开了,让饭店老板替我们推广,人家凭啥啊?” “凭啥,就凭他们推销出去一瓶水,我就给他们提成两毛钱。” “小鸣,提成两毛钱,我们一瓶水才卖六毛钱,你一下子给他们提成两毛,那不是成了我们给他们打工了嘛!” “没有舍就没有得,这是打开市场的必经之路,而且我们会和他们签订合作协议,只有在推广期之内订购了一定数量的山泉水,后期才有资格享受85折的拿货价,这个机会只有一次,我对我们的山泉水有信心,只要是喝过的就一定会心甘情愿的为它买单。” 听张一鸣说完,谭红梅良久无语。 她在脑海里仔细的梳理了张一鸣的这番话,的确,她承认,在眼界和格局上她没有办法和张一鸣相提并论,至少如果这个食品厂是她自己的,她绝对舍不得拿出五千瓶水去砸市场。 当谭红梅把这个决定传达给张河山的时候,张河山的反应和谭红梅是一样的。 “小谭,要不你帮我跟大老板约一下,让我们见个面,我和他谈谈,咱们这么折腾不行啊,一分钱还没看着就这么祸害,这食品厂能干长嘛!” 谭红梅暗暗咋舌,这都是你儿子决定的,我有啥办法啊! “张哥,大老板人不在通远,他有别的生意,这事儿是他在电话里跟我说的,咱们就按照大老板的指示来,我相信大老板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张河山还想要再争取一下和大老板通话的机会,谭红梅就离开了。 三天后,四方城的钟鼓楼下面,出现了一个摊位。 这个摊位四周都是用纸壳围起来的,上面写满了“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富硒水,带给您健康”“一滴水,一句问候”等等的话,里面摆了两张长桌子,桌子上蒙着红色的绒布,桌面上用水瓶摞起了高高的金字塔,阳光的映衬之下,水光流动,如同水晶。 但这些都不是最显眼的,最显眼的是摆在桌子前面的一个接近两米的大型x展架,展架上只有三个字“喝”,这还不算,只要是来喝水的人都能参加抽奖,所以,天刚蒙蒙亮,就有人在摊位附近看热闹了。 只是活动一直都没有进入高潮,直到第一台bp机被人兑换走,整个现场沸腾了。 张一鸣和谭红梅站在钟鼓楼对面的一条胡同里,看到眼前火爆的场面,谭红梅的心情有些复杂。 尽管她按照张一鸣的思路部署了这一切,但是对于结果,她完全没有概念,甚至没有信心。 喝水的活动足足搞了三天,撒出去了一千来瓶山泉水,三台bp机,还有不少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在通远县老百姓的心里,像是这样的热闹只有过一次,那就是四方城里的那家大发通讯店。 除了做终端促销的这一千瓶水,剩下的四千瓶水也在三天内进入了张一鸣提前甄选过的一百家饭店和企事业单位,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这颗种子慢慢的发芽,开花,然后结果。 另外一边,张一鸣又在私下里和白长喜联系了一次,因为上次拿到的一万多块钱回扣让白长喜尝到了甜头,他这次联系张一鸣是因为他通过关系知道了炼油厂有个小型的采购计划,大约三十几台汉显机,还有给高层配的三台大哥大。 虽然单子不大,但张一鸣还是很干脆的接了下来,他手里就有已经组装好的汉显机,随时提货都不成问题,差的就是大哥大。